老鄰居
  這頓團年飯聚齊了
  這頓團年飯
  聚齊了
  40年前他們同住筒子樓,搬家後有人去了外地,雖一直保持聯繫,但能聚到一起的機會很少
  昨日,巴蜀中學40多年前住同一幢筒子樓的老師何建平(左二)和老鄰居聚在一塊吃年飯。 重慶晨報記者 李斌 攝
  俗話說:遠親不如近鄰。鄰裡之間的關係到底有多緊密,7位40多年前的老鄰居告訴了我們答案。他們曾同住筒子樓將近10年,5個家庭同用1間廚房、1根水管,如同家人般。
  而40多年後,大家雖各自搬了家,也有人去了外地,但那份如同家人般的鄰居情卻一直保留在彼此心中。
  這頓團年飯,來之不易
  “乾杯,祝我們個個都長命百歲,身體健康哈。”昨天中午,在渝中區兩江麗景酒店的中餐廳包房中,7位頭髮花白的老人神采奕奕的高舉著手中紅酒盃,彼此間送上美好的祝福。
  7位老人中,曾光潤、周天應、胡世先、何建平、李俊萍5位都是重慶市巴蜀中學的退休教師。而另外兩位甘邦舉和肖富坤,用大家的話來說是家屬。這7位老人中年紀最小的68歲,年紀最大的84歲。除了老同事關係外,大家還是40多年前的老鄰居,同住了近10年的筒子樓。
  “平時雖然還是有聯繫,但是要湊齊吃頓飯真的很不容易。尤其是何建平現在在南京生活,很少能夠回來。”年紀最小的曾光潤說道。
  74歲的何建平,2007年與老伴返回老家南京定居後,一直很掛念大家。此次專程在春節前返回重慶和大家聚一聚。她說:“年紀大了再不多回來看看大家,怕以後走不動了。”
  那些年為鄰,幾家共用廚房
  當年,最早搬到筒子樓居住的是7人中年紀最大的李俊萍和肖富坤夫妻倆。隨後在1971年,所有人才陸續搬進筒子樓,成為鄰居。
  “那個時候,我們幾家人,都是用1個廚房,哪家沒得鹽巴了就找鄰居們要。哪家做了好吃的,我們也跟到吃。”“還共用1根水管,每個周末,每家都端個盆盆到公共水管那邊洗衣服,邊吹牛邊洗衣服,好耍得很。”一談起筒子樓大家便七嘴八舌的開始議論起來。
  尤其夏天,那時候沒有空調和電扇。每晚,大家各自從家中搬出“涼板”到樓前的院壩里“打通鋪”。女人們則坐在涼板旁一邊照看孩子,一邊聊天。而男人們則打打橋牌。
  他們不是親人,但勝似親人
  除了一起玩耍外,大家相互幫助也是建立深厚情誼的關鍵。令何建平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曾光潤的媽媽。那時,大家都忙於工作。平日里都由曾光潤的媽媽幫大家照看孩子,讓大家可以放心的工作。
  除此之外,只要誰家有什麼事,大家都會立刻跑去幫忙。1975年,胡世先2歲的兒子,外出玩耍不知去向,大家得知此事後集體出動,最終幫胡世先找到了兒子。
  1978年後,因為單位改善住房條件,大家便相繼搬離了筒子樓,從而分散。雖然大家也保持著聯繫,但直到大家都退休以後,才時不時組織一場聚會,但每次人都湊不齊。
  曾光潤說,原本應該是7家人組成的大家庭,但是有的老朋友已經離開人世,所以大家更珍惜彼此之間的聚會,也希望彼此能夠健康長壽。 重慶晨報訊記者 聞青 實習生 張倩  (原標題:40多年前的
老鄰居
這頓團年飯
聚齊了 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p75spoza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